醫療器械:另一個領域的“春天”
中國的醫療體系主要由公立醫院組成,個性化小型診所依然很少,所以分析、診斷和藥物采購主要由公立醫院實施。
關鍵詞: 微流控芯片
一些醫院使用西醫治療體系,另一些采用傳統中醫療法,但是越來越多的醫院開始實行中西藥混合治療。和其他大多數國家一樣,任何新藥物、技術或儀器進入中國的公立醫院之前,需要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準。
由于各種原因,中國科學家開始研發高科技生物器件的時間較晚。90年代后期,中國科學院開始關注這項全球技術趨勢,越來越多地參與該領域的研究工作,并且為了加快進度,一些研發機構也加入進來。盡管有了政府和研發機構的努力,但是高新技術產品,如生物芯片和微流控芯片依然處于量產初期,質量亟待提高。這就是醫院的大多數生物芯片和微流控芯片依賴進口的原因,目前這些進口芯片主要來自歐洲和美國。進口芯片的價格昂貴,并且使用量很大,因此龐大的醫療費用壓在患者身上。為了應付該問題,中國政府已增加大量資金支持相關機構和公司研發醫療器件。
圖:微流控芯片
在中國另一個有很大需求的醫療器械是心臟起搏器。目前中國的心臟起搏器發展還很不成熟,幾乎沒有任何本土品牌。2008年大約有1.14億中國人死于心臟病發作,然而每年僅有1萬人可獲得心臟起搏器或類似器件植入,因此市場需求是巨大的。大多數在中國使用的心臟起搏器是從歐洲進口的,大約占80.46%市場份額,相當于5560萬美元。中國最大的心臟起搏器生產公司是西安秦明心臟起搏技術發展有限公司。其他一些實驗室和大學正加快心臟起搏器研究步伐,但是需要一定時間。
中國的中低端醫療器械,如電子血壓計、基本的診斷設備和電子輪椅,已經相當成熟。
總之,中國高端醫療器械和微流控芯片均處于行業發展初期,所以中國市場大量依賴于從歐洲和美國進口產品。盡管中國的研發機構和創業公司需要很長的路要走,估計要3-5年時間才能趕上歐美,但是這個巨大的市場提供給創業者大量機會,吸引越來越多的人才和資金投入其中。蘇州汶顥芯片科技有限公司應該抓住機遇,勇于迎接挑戰,在這場戰爭中贏得一席之地。
標簽:  醫療器械 微流控芯片 市場發展
- 上一條基因芯片
- 下一條耳聾基因芯片:檢測可避免“一針致聾”新創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