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個微型機器人讓細胞“指哪打哪”
近日,香港城市大學團隊研制出一種微型機器人,有望在人體內運輸細胞,在精準治療、再生醫學和微創手術等領域有廣泛應用前景。這也是國際上首次通過微型機器人,在保證細胞附著、增殖和分化的前提下實現在活體內定向運送細胞。
香港城市大學孫東課題組報道一種具有高細胞負載能力的磁控微型機器人在體內運輸及遞送功能細胞的研究。該研究成果以“Development of a magnetic microrobot for carrying and delivering targeted cells“ 為題于2018年6月27日發表在國際頂級期刊《Science Robotics》(科學-機器人)雜志上,并得到了的香港研究資助局以及深圳市科技計劃支持。
該課題組使用3D激光打印技術,制備出一種具有球形孔狀結構的微型機器人,其尺寸相當于人類頭發絲直徑。這種以光刻膠為原材料的機器人有刺狀突起結構,可作為細胞附著點,大幅提高了細胞負載能力。機器人表面濺射了一層金屬鎳和鈦,因此機器人可通過磁場加以驅動。
研究人員選擇斑馬魚作為實驗對象,將負載有干細胞的微型機器人注射到斑馬魚的卵黃內部,成功實現了在復雜生物體內部通過磁場控制微型機器人運動的目的。研究人員還設計出一種微流控芯片模擬血管內皮細胞層并進一步在老鼠體內,驗證了磁控微型機器人的細胞釋放能力。未來可以設想將攜帶有功能細胞的微型機器人通過血管注入人體內,在磁場幫助下送達到指定位置,并讓其釋放的功能細胞進入組織發揮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