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儲微流體設備的新型方法對HIV患者機體的CD4 T細胞進行監測
在生物、化學、材料等科學實驗中,經常需要對流體進行操作,如樣品DNA的制備、液相色譜、PCR反應、電泳檢測等操作都是在液相環境中進行。如果要將樣品制備、生化反應、結果檢測等步驟集成到生物芯片上,則實驗所用流體的量就從毫升、微升級降至納升或皮升級,這時功能強大的微流體裝置就顯得必不可少了。因此隨著生物芯片技術的發展,微流體技術作為生物芯片的一項關鍵支撐技術也得到了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
近日,來自斯坦福大學等機構的研究人員通過研究開發了一種存儲微流體設備的新型方法,這就可以幫助實現在極端天氣下進行長達6個月的時間里對HIV患者機體的CD4 T細胞進行監測,相關研究刊登于國際雜志Scientific Reports上。基于免疫化學的微流體設備具有廣泛的用途,比如化療監測、器官移植患者機體監測等,尤其是進行抗逆轉錄病毒療法的效果監測。
研究者Waseem Asghar博士指出,在諸如非洲等資源受限的國家進行HIV患者的監測對于理解患者療法的進展以及是否采取特殊藥物進行治療顯得非常重要;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一種無透鏡的成像方法,使用互補金屬氧化物半導體(CMOS)傳感器來對患者機體的CD4 T細胞進行計數,這種新型成像技術可以幫助科學家們進行快速的細胞計數,而且并不需要熟練的專家來進行操作,這就使得對HIV患者的免疫細胞計數變得非常簡單了。
類似于在室溫下進行常規的妊娠檢查,研究者們調查了上述方法是否可以在無制冷的狀況下儲藏并且維持多層免疫功能化的微流體設備的正常運轉。當前檢測多種疾病,比如HIV和癌癥的常規微流體設備通常需要在低溫下儲存(4-8度)從而來抑制抗體的降解,此外,運輸這些生物材料也非常昂貴,而且還會增加實驗花費。
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利用海藻糖來“保存”微流體設備,因為海藻糖有足夠的能力使得植物在非常惡劣的冷熱環境下生存,因此海藻糖或許對于保護微流體設備也具有相類似的效應,隨后研究者利用海藻糖對設備進行了包裹處理,同時利用干燥劑來消除濕氣,當將包裹后的微流體設備暴露于極端天氣下時研究者對設備的運轉情況進行了檢查。
結果表明,利用上述方法可以有效“保存”微流體設備超過6個月的時間,同時研究者還將這種微流體設備同無透鏡的成像技術相結合,這樣一來就可以對捕獲的CD4 T細胞進行計數,從而就為有效監測HIV患者的病情以及選用合適的療法進行治療提供了一定的平臺。目前這種技術已經被廣泛用于全球人類的健康監護中,比如針對病毒載量、結核病、瘧疾以及癌癥檢測。
標簽:   微流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