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先進院發表微流控構筑微納功能材料及其生物醫學應用綜述
據麥姆斯咨詢報道,近日,中國科學院深圳先進技術研究院醫工所納米調控研究中心杜學敏副研究員及其團隊成員趙啟龍博士、崔歡慶助理研究員和王運龍博士在材料領域權威期刊《Small》上發表微流控構筑微納功能材料及其生物醫學應用綜述,全面總結了基于微流控技術構建形態、形貌、結構、組成乃至性能精準可調的微納功能材料的研究進展,并詳細評述了這類材料在疾病診斷、藥物遞送、組織修復等多領域的應用和前景。
隨著老齡化人口的急劇增加,疾病精準診斷與個性化治療在全球范圍內引起了廣泛關注。結構和性能可被精確調諧的微納功能材料因其在疾病診療方面的廣闊應用前景成為了近年來研究的焦點。然而,傳統材料制備方法如模板法、乳液聚合法、分散聚合法、噴霧干燥法等很難高通量構筑獲得結構和性能可被精確調諧的微納功能材料。微流控作為一種批量制備微納功能材料的平臺技術,受到了研究者的持續關注。鑒于其精準操控多組分流體的能力,微流控平臺可構筑不同尺度的微納功能材料,并且其形態、形貌、結構、組成乃至性能精準可被精確調控。由于具備精準可調的性能和功能,微流控構筑的微納功能材料被廣泛用于疾病診斷、可控藥物遞送、組織修復與再生、響應性生物器件等前沿領域。
在前期研究工作中,杜學敏及其研究團隊在功能微納材料構筑和性能調控等方面取得了重要進展。這類結構和性能可被精確調控的功能微納材料勢必未來在生化傳感、神經刺激、組織工程等領域有著巨大的應用前景。
微流控構筑不同尺度的微納功能材料(0維的顆粒材料、1維的纖維材料、2維/3維的薄膜/塊體材料)及其在疾病診斷、藥物遞送、組織修復等生物醫學領域的應用
該系列研究工作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計劃、國家自然基金、廣東省、深圳市等科技項目資助。
論文鏈接: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abs/10.1002/smll.201903798
轉載僅供參考學習及傳遞有用信息,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侵犯權益,請聯系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