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控芯片產業現狀分析
微流控芯片相關產業的急劇增長已是不爭的事實。Yole2015年9月的報告指出, 2015年微流控芯片產業的產值應為25.6億美元, 到2020年將會達到59.5億美元, 年增長率為18%,主要增長點是醫/藥學研究和即時診斷。僅在液滴微流控芯片領域,已涌現出諸如從事基因測序樣本制備的Illumina,從事集成流路生產的Fluidigm,生產數字PCR儀的Rain Dance和老牌的Bio-Rad等公司,其中有的已經上市。中國也已有很多微流控芯片公司面世,如蘇州汶顥芯片、北京華凱瑞芯片等,雖然大都還處于小微規模。受精準治療等概念的影響, 陸續出現了一批以即時診斷為主攻方向的小型公司。
值得注意的是,近年來, POCT技術一改其以發展中國家為主要對象的定位,開始向發達國家的正規醫院滲透。德國萊比錫管理學院學術院長Wilfried von Eiff 說, 他們曾隨機檢查了兩個基層醫院的檢驗科使用POCT技術的結果, 并將其和中心實驗室的相應結果對比, 證明POCT技術能提高醫療質量, 改善預后, 降低醫療成本。而在當地的急救中心,他們更看到了因廣泛采用POCT技術而帶來的避免擁擠, 減少候疹時間, 降低費用等優點。最近,兩個體外診斷的重要公司Bio-Rad 和Illumina宣布合作, 共同尋求單細胞基因組測序的全面解決方案, 一個雙贏的合作使Bio-Rad能重新使用他們的液滴技術進入一個新的極有前景的應用領域, 而Illumina則可進一步推進他們的下一代測序平臺。Yole期待在未來幾年這一領域將會有大的突破。
即使是在更晚形成的器官芯片領域,產業化的進程也在迅速推進。Oxford的 CN Bio公司用裝有12個微型肝臟的芯片做藥物的毒性試驗, 目前一個單元的要價是$22000, 而做同樣的試驗,小鼠的價格為$50000~$1M;Harvard 的Emulate 公司在做肺芯片試驗,發現如果在氣路中有細菌存在,裝置就會發生像流感一樣的癥狀;Emulate還在和Sony Biosciences合作, 研究生產器官芯片“光盤”, 讓一個光盤代表一個器官, 再把所有的15個光盤連起來, 構成一個“人體芯片”;Berkeley的Kevin Healy等在做心臟芯片, 他們和Emulate 公司一樣,采用病人的成人多功能干細胞, 將其誘勸回它們的胚胎狀態,然后再將它們發展成不同的組織或器官,并由此構建“病人芯片”,因為所有的芯片器官都來自于同一個病人, 因此有可能在芯片上做更為精準的劑量和毒性試驗。
微流控芯片作為當代極為重要的新興科學技術平臺和國家層面產業轉型的潛在戰略領域,正處于一個非常重要的發展階段,值得引起廣大學術界和產業界人士及青年學生的高度重視。
標簽:   微流控芯片 產業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