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微流控器件實現目標細胞自動雙重提取和純化
美國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大學的一支研究團隊開發了一款新型微流控器件,利用微型腔體產生的微漩渦和流體的慣性作用,同時實現微量目標細胞的雙重分選以及背景細胞的去除。對于細胞生物學研究和臨床診斷,從復雜細胞樣本里分離和純化目標細胞是非常關鍵的樣本制備步驟。當細胞樣本中的微量目標細胞和大量背景細胞的含量存在數量級差異時,微量目標細胞的分離純化的難度會更大,因為這不僅需要有效地提取目標細胞,還同時要求能夠高效地去除背景細胞。該研究團隊開發的微流控器件通過雙重提取和純化攻克了這一技術難題,該微流控器件能夠連續、自動地將較大的目標細胞從背景細胞中分離出來。該研究成果將發表于近期的《TECHNOLOGY》雜志。
利用該新型微流控器件從人體血液中分離純化人類腫瘤干細胞(human cancer stem-like cells, HuSLCs)。(a)微流控器件;(b)顯微明場照片顯示,利用兩個微型漩渦腔室從人體紅血細胞中雙重分離純化人類腫瘤干細胞;(c)顯微明場照片顯示,未分選的細胞樣本(inlet),細胞分選后的照片(出口 O1、O2、O3),表明從出口3成功獲得了純化的人類腫瘤干細胞(O3)。
“我們的微流控器件無需細胞標記,基于細胞尺寸即可連續、自動地進行細胞分選。該器件的特點是能夠分離提取尺寸較大的目標細胞,同時去除幾乎所有的非目標細胞,獲得高純度的目標細胞。純化后的細胞樣本有利于下游生物醫學研究及診斷。”辛辛那提大學教授及該論文的研究負責人Ian Papautsky教授說。
盡管之前的微流控器件分選細胞的效率也能達到95%以上,但如果細胞樣本中非目標細胞的含量高于目標細胞幾個數量級的話,利用之前的微流控器件常常無法獲得高純度的目標細胞。本課題提出了一種基于微型漩渦的慣性微流控芯片,能夠高效的進行連續雙重分選和純化,獲得高純度的生物微粒。該器件利用微流道中流體的慣性作用,將快速流動的細胞進行高度有序的排列。接下來,第一對微型腔體產生了微型漩渦,細胞通過這些漩渦時,尺寸較大的目標細胞將從微型腔體的兩個角落的出口提取出來,尺寸較小的背景細胞則從中間出口排出。為進一步有效分離殘留的背景細胞,從微型腔體的兩個角落的出口提取出來細胞樣本將再次進入第二對微型腔體,實現雙重細胞分選功能,由此獲得高純度的目標細胞樣本。為了證實其可行性,研究人員將少量的人類腫瘤干細胞添加到人體血液中進行試驗,該微流控器件成功地分離出了人類腫瘤干細胞,去除了99.97%的非目標人體紅血細胞。
“這種雙重分選和純化細胞的功能絕無僅有,但這還不是這款微流控器件唯一閃光的地方,”該論文第一作者Xiao Wang博士說,“細胞樣本中的細胞尺寸各異,因此,保持器件性能的關鍵是靈活地調整分選和純化的臨界值。對于如今大部分的微流控器件,分選臨界值的調整是通過器件的重新設計和重新制造來實現的。這將需要更長的開發時間、更高的成本,也可能會導致對時間敏感的生物樣本的處理延遲。但對于我們的微流控器件來說,我們只需要通過簡單地改變流體流速或者調整流體阻力,即可調整分選臨界值,而無需對器件進行重新設計或重新制造。
標簽:   微流控 微流控芯片 微流控器件 細胞分選
- 上一條新型器官芯片多用途高度仿真
- 下一條可以及時診斷的生物傳感設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