納米結構對細胞的影響越來越透徹
PDMS材料表面制作納米結構在微納流控領域、細胞、組織培養、藥物篩選、生物傳感器方面已有了廣泛的應用。微流控芯片作為載體,利用其高通量、高集成、試劑消耗少等優勢進行的細胞研究逐漸引起研究者的關注,如流式細胞儀、單細胞分析、自動細胞培養等都已獲得了較好的應用。PDMS芯片應用于生化分析,首先要研究細胞、生物大分子與PDMS之間的相互作用。一些細胞必須與生物材料有良好的兼容性,貼壁之后才能夠進行遷移,分化和增殖,由于PDMS表面具有超強的疏水性,并且對蛋白質的吸附是非選擇性的,表面的粗糙度也比較小,與物質相互作用的點比較少,很難與細胞達到良好的兼容,所以對PDMS表面進行改性就非常必要?,F在運用較多的主要是化學改性,分為能量照射改性如紫外照射,等離子體照射等;表面活性劑的動態改性如接枝表面活性物質或高聚物;多層聚合電解質改性;電化學沉積,和蛋白質固定等等方法,在改善高聚物的表面性質上有了很大的進步。同時研究者發現生物材料與組織、細胞、生物分子相互作用的過程中,材料表面形態如溝/槽、微柱、微孔等,以及這些微結構的尺寸和分布對生物結構的形態和行為都有深刻的影響,于是改變材料表面的結構形態的方法就相應出現,我們把這種單純改變材料表面形態的修飾方法,稱之為物理修飾。目前隨著納米加工技術的迅速發展,人們可以運用一些先進的納米加工技術對高聚物表面進行修飾,因此納米結構對細胞行為的影響已被研究的越來越透徹。
標簽:  納米結構 生物結構 微流控芯片
- 上一條高效修飾PDMS的實驗方法
- 下一條制作納流控芯片的模板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