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醫學和生理學諾貝爾獎花落誰家
一年一度的諾貝爾獎馬上就要到了。最近SCI肯定會有引用率預測,但是準確性并不十分理想。諾貝爾獎的推薦更多是依靠同行推薦,那么熱門領域和成熟領域被推薦的可能性比較大,引用多只能是大眾化領域,干細胞和腫瘤研究顯然是引用最多的領域,但不一定是顛覆性、概念性和革命性的研究。就醫學與生理學獎而言,2015年度哪些技術可能獲獎?搶先一步,也來猜一猜湊個熱鬧吧。
一、基因編輯
這個領域顯然是呼聲最熱的領域。按照諾貝爾獎喜歡湊熱鬧,盡量控制烏龍選擇原則,這個領域雖然比較新,但已經被證明具有巨大的應用空間,推薦的學者一定會很多,中獎幾率會非常大。需要注意的是,基因編輯的方法好幾個,這里特別是指CRISPR-Cas9,另外幾個基因編輯技術技不如人,只能自嘆不如了。
二、低氧誘導因子研究
細胞感受氧氣濃度分子,低氧誘導因子的功能研究是10年前生命科學的重要突破,兩位從事這一細胞感受氧氣濃度效應分子研究的科學家分別是WilliamG. Kaelin Jr. 和Gregg L. Semenza,2010年他們曾經獲得加拿大小諾貝爾獎蓋爾德納獎,2012年獲得ASCI/Stanley J. Korsmeyer獎,他們主要貢獻是在研究細胞內氧感受器方面。他們對低氧誘導因子情有獨鐘,認為該分子是低氧世界的總司令。兩位學者也是生命科學領域最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獎的熱門候選搭檔。另外一個關于瘦素分子的研究如果能成功獲獎,也不是沒有可能,但獲獎者中將會少一位核心貢獻者,因為他已經故去。
三、腫瘤免疫治療
免疫治療是腫瘤治療領域最熱門,也是最值得期待的領域。CTLA-4,PD-1,Car-T等腫瘤免疫機制的突破,給腫瘤的治療帶來劃時代的變化。這個領域的最大熱門人選應該是今年美國小諾貝爾拉斯克醫學獎獲得者從事腫瘤免疫治療的科學家詹姆斯?埃里森James Allison。埃里森是德克薩斯大學安德森免疫學學院癌癥中心的癌癥免疫學家,2014年埃里森曾獲得美國國家癌癥研究基金會(National Foundation for Cancer Research,NFCR)第9屆圣.喬奇癌癥研究創新成就獎。2015年生物和生物化學基礎研究領域路易莎·格羅斯·霍維茨獎。不過拉斯克的基礎醫學獎也十分重要,美國新澤西州羅格斯大學Evelyn M. Witkin,布利甘和婦女醫院的Stephen J. Elledge榮獲拉斯克基礎醫學獎。
四、細胞自噬和壞死的相關研究
這都是關于細胞病理學的研究,細胞壞死方面的學者包括哈佛、廈門和北京的華人超牛學者很有希望,當然不太可能一起晉升,細胞壞死尤其是程序性壞死已經成為細胞病理學領域的熱門研究,但2015年似乎呼聲下降,這個領域比較遺憾的是整體功能研究相對不足,和細胞凋亡研究有差距。細胞學領域其他方面有關于內質網應激的研究也已經成為經典,更具體叫法是折疊蛋白反應,(瓦爾特(Peter Walter)和森和俊(KazutoshiMori))或許會有機會,這類研究能獲獎可以參考前年關于細胞囊泡釋放的研究。
五、核磁共振技術
有人預測MRI,但是已經在2003年獲得了醫學諾貝爾獎,12年過去了,人們希望能給的獎勵應該在功能MRI方面,雖然技術還是哪個技術,理論起源于PET技術的功能MRI畢竟是一種無創傷人腦功能的研究技術。功能性磁共振成像小川誠二(Seiji Ogawa)和PET的庫爾(David Edmund Kuhl)等)。和最近光遺傳學研究在神經科學領域的應用不一樣,后者提供了更多交互研究策略,也是值得稱贊的神經科學技術。
六、表觀遺傳學方面
表觀遺傳學是對進化論和傳統基因的再認識。其中甲基化和非編碼RNA家族的研究也逐漸成為規模,并影響著生物醫學研究的發展方向。外泌體方面的研究也值得關注。
七、結構生物學
冰凍電子顯微鏡技術也一定會有學者推薦,尤其是結構生物學成為當前最熱門研究領域主要是仰仗這一技術的幫助。前面有熒光顯微鏡技術已經獲得化學獎,那么冰凍電子顯微鏡技術也許能問鼎化學獎。當然利用這個技術的頂級科學家或許也有醫學生理學機會。因為醫學和化學獎不是一個團隊審核,遇到兩個技術分別獲獎也許不是沒有可能。
(轉自:腫瘤轉化醫學)
標簽:  諾貝爾獎 醫學 生理學 腫瘤治療
- 上一條科學家從植物中提取抗癌藥物
- 下一條化工攪拌機的機型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