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流芯片的高重復單分子表面增強拉曼檢測
單分子光譜檢測技術在材料科學、分析化學和生物診斷方面具有重要的意義。近年來,將微流芯片與SERS結合可以實現快速、簡便的光譜檢測。然而,SERS測量一直存在重復性和增強能力難以兼得的矛盾,限制了定量SERS技術的發展。另外,微流系統中化學反應物或分析物的吸附導致芯片產生“記憶效應”,進一步提高SERS微流控芯片的檢測靈敏度十分困難。
針對這一問題,首都師范大學的李志鵬教授等人在大量隨機的SERS熱點中尋找解決重復率問題的新途徑(圖1)。研究人員利用光化學還原法,先在溝道內制備出銀納米顆粒聚集體作為初始的SERS基底;經過去離子水沖洗后,再對其進行二次曝光,真正“催熟”基底。在“催熟”過程中,“記憶”在納米顆粒上的反應殘余物經過二次光還原,成為新的納米顆粒,從而產生更多的SERS“熱點”,極大地提高了基底的增強能力。同時,其他不利于光譜測量的殘余分子也由于光致漂白作用被消除。實驗證明,這種二次曝光還原法可以很大程度上去除微流芯片中的“記憶效應”,提高光譜的信噪比,雙分子分析(Bianalyte)測量證明其檢測極限可以達到單分子量級。該工作還建立了標準的二次SERS基底生長和檢測流程,統計出單分子SERS檢測的重復率達到50%。該微流芯片還實現了對10-13 M極微量藥物分子(5-氟尿嘧啶)和生物分子(血紅蛋白)的有效光譜測量。這種高重復性的單分子SERS芯片技術對推動單分子動態監測、超靈敏光譜檢測的芯片化以及定量化SERS檢測具有重要的意義。
圖1. 左圖:利用二次光還原法在微流溝道中制備高品質SERS基底的標準流程以及單分子SERS檢測;右圖:期刊扉頁圖片。
相關成果發表在Advanced Materials 上,并遴選為扉頁文章,第一作者為研究生閆文杰和楊龍坤博士,通訊作者為李志鵬教授。該工作得到合作者中科院物理所陳佳寧研究員等人的大力支持。
該論文作者為:Wenjie Yan, Longkun Yang, Jianing Chen, Yaqi Wu, Peijie Wang, Zhipeng Li
標簽:   拉曼檢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