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流控技術使細胞分鑒重新煥發生命,國內首創技術更上一層樓
2013年斯坦福大學的Stephen R Quake研究組在《自然•方法學》上發表了利用C1微流控分離系統的研究論文,對肺癌細胞系HCT116的96個細胞進行了轉錄組的分析,并對比了6個單管操作的結果,在對比了主要的單細胞轉錄組擴增試劑SMARTer Ultra Low RNA Kit (Clontech)和the TransPlex Kit (Sigma-Aldrich)之后,發現C1系統在轉錄組水平上,有更好的重復性和數據的穩定性。并證明了C1,已經可以承擔大量單細胞分離和cDNA擴增的工作,為后面的轉錄組研究提供了很好的平臺。隨后,來自EMBL的John C Marioni和Marcus G Heisler研究組在《自然•方法學》又做了擬南芥和小鼠的單細胞表達譜,也對C1進行來自植物和來自小鼠組織的單細胞轉錄組研究能力給予了很高的評價。而來自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的Sten Linnarsson研究組在《自然•方法學》上發表了關于分子標記和隨機擴增的方法結合C1,可以更大程度上保證擴增的線性,從而還原轉錄組最初的狀態的文章。
2014年2月,由美國FLUDIGM公司生產的C1™ 單細胞全自動制備系統和BioMark™ HD基因分析系統正式在清華大學基因組與合成生物學平臺啟用。該技術能夠讓研究者們快速可靠地分離單個細胞并進行基因組分析。前所未有地將分離細胞、提取、逆轉錄和預放大全過程實現全面自動化,使細胞活性的檢測和分析成為可能。BioMark HD基因分析系統則整合先進的微流控芯片和qPCR技術,為客戶提供芯片的高通量和qPCR的準確性。隨著C1™和 BioMark™ HD 系統的廣泛應用,Fluidigm 正在成為單細胞基因組學這一新興領域的佼佼者。它可以讓研究者們輕松檢測到單細胞水平上的基因組特征。
就此清華大學基因組與合成生物學平臺負責人田埂博士,田埂博士說:“單細胞的研究是生命科學領域發展最快的研究方向之一,而穩定的單細胞分離和核酸擴增技術是這一領域最核心的支撐技術,C1的出現改變了以前靠手工挑選單細胞,用單管擴增帶來的各種問題,使得高通量的單細胞研究成為可能,讓科學家的想象力可以不受到技術的局限,將在很大程度上推進腫瘤、免疫和發育生物學的研究在真正的單細胞水平取得大的進展…”
這兩套單細胞制備及分析利器落戶清華大學,將進一步加強清華大學生命科學研究的科研能力,我們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看到清華大學在單細胞研究領域取得重要突破。
- 上一條新型顯微鏡在美問世
- 下一條打造芯片帝國:生物專家肖華勝專訪